長榮航太三引擎熱轉
長榮航空旗下長榮航太(2645)已獲得證交所上市審議通過,最快3月轉上市,受惠於全球疫情趨緩,台灣出入境鬆綁,航空客運正逐漸復甦,長榮航太將射出三箭,首先是飛機維修業務火熱,已排到第4季;另外製造事業去年虧轉盈,今年將持續衝刺訂單,最後則是搶進無人機業務,獲選為「陸用型監偵無人機」主導廠商之一。長榮航太董事長黃南宏指出,原本疫情擔心衝擊訂單,沒想到貨運大好帶動貨機維修需求,讓公司營運過去兩年不致受太大影響;現在進入後疫情時代,長榮航太將展現強大的競爭優勢,營運可期。以下專訪紀要:客機市場回溫 營運添柴火問:長榮航太的主要事業體?答:有兩大事業,一是飛機維修,另一個是零組件製造。維修方面,客戶涵蓋全球40多家航空業者,包括日本全日空、天馬航空,美洲的優比速、亞特拉斯航空及歐洲客戶等;長榮航空業務僅占長榮航太三成,其餘七成來自其他國際航空公司的訂單。維修廠區在大園,緊鄰桃園機場,可同時進行多架廣體及窄體飛機之維修作業的飛機維修棚廠四座。觀音廠區負責製造事業,可承接的訂單產品超過百種,機體組裝產品分別為B777/B767貨艙防撞牆隔板、B737貨艙門、B777主機翼前緣整流及落地灯蒙皮段;還有發機零組件主力產品燃燒筒匣、發動機擴散器 。問:維修和製造領域專業不相同,如何管理?今年展望如何?答:兩大事業由兩位總經理掌舵,郭勝義擔任維修事業群總經理,製造事業體總經理是李緯章,二位都是長榮集團早期送到「美國奧克拉荷馬州斯巴頓航空技術學校」接受飛機維修課程的專業人才。維修事業體分為兩塊,一是棚廠內的飛機維修,另一個是停機坪的檢查。全球航空產業急速復甦,目前四個棚廠訂單滿到第3季,第4季排程也快滿;停機坪業務受惠於亞洲航空市場復甦,今年會漸進式成長,營收占比有機會衝到15%至18%。製造事業體去年虧轉盈,長榮航太製造優勢和一般零組件廠不同,因為和各大飛機、引擎商的關係緊密,訂單掌握度高,除長榮航太可自製,也可承接訂單再轉發給下游廠商,台灣有很多中小企業專攻航太零組件,但規模不大,長榮可以成為他們的接單後盾。目前2023年的訂單皆已取得,包括發機零組件主力產品燃燒筒匣及發動機擴散器等,生產及物料需求皆已完成計劃,預估訂單量將較2022年為成長。問:目前維修生意占比高,疫情趨緩與各國邊境陸續解封,能否說明前景?答:今年台灣國際航班恢復後,客機回廠大修增加,客機維修需求可以期待。從外在環境看,根據IATA在2022年9月的最新數據,與2019年疫情前的旅行統計數據相比,亞洲內部旅客量僅達到疫情前60%,落後美國國內地區旅行已達疫情前95%以及歐洲的80%,因此亞洲航空公司維修需求量略低於歐美系航空公司,也就是說,亞洲的維修業務將逐漸復甦,對公司有利。全球疫苗施打率提升,預期2023年新機製造及交付量將平穩上升,在台灣國際航班恢復後,客機回廠大修增加及發動機進廠量攀升,將成為推動今年營收、獲利成長新動能。問:飛機維修棚有無擴充計畫?答:長期來看,桃園機場園區綱要計畫規劃A3南側維修區規劃維修棚廠用地,包含空側動線及周邊設施用地約6.3公頃。 確切時程待機場公司提供土地徵收時程後才能規劃,但長榮航太絕對會爭取擴充。短期部分,訂單已經到今年第3季,只能想法子先增加修護棚廠使用率,縮短維修停機時間的目標。結盟協力廠商 打造生態鏈問:製造事業是否有擴充計畫?答:今、明年以爭取更多訂單為目標,但從需求來看,航空製造OEM對市場需求預估到2040年都會熱絡,將全力爭取新訂單。目前製造營業額規模達20多億元,且逐漸發展自己的航太維修生態鏈,台灣有很多具潛力的公司,長榮航太不排除和這些協力廠商有更多深度合作。長榮航太有三個重要轉投資,包括長異發動機維修、長銳航材、長鑽科技,持股都未過50%,希望透過投資達到生態圈整合,目前看來成效不錯,未來每年將有穩定收益。問:長榮航太入選「軍用商規無人機系統整合主導廠商」,成為「陸用型監偵無人機」主導之一,未來如何規劃?答:長榮航太引擎維修業務包含GE T700引擎擁有GE授權維修。去年12月21日獲選軍用商規無人機系統整合主導商,也就是說公司將會推出無人機整機的開發,預計今年中有示範機種推出;未來如需要長榮航太的航空維修、製造的經驗及系統整合能力,都會細項評估,一旦決定合作,就會積極投入及發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