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頁 » 新聞特區 »
未上市新聞
» 核二除役 供電困境勢將接二連三
核二除役 供電困境勢將接二連三
兔年開始不久,去年全球熱議的能源危機依舊持續,綜觀各項已經 揭露的數據,我國不僅無法置身事外,今年恐怕更加嚴峻。主因是核 二廠2號機即將於今年3月14日停止運轉,並進入為期25年的除役階段 ,在替代發電機組來不及商轉的情況下,經濟部欲透過有效電力調度 維持今年供電穩定,挑戰之大將會是前所未有。 依照台電的電源開發規畫,裝置容量100萬瓩的核二2號機除役後, 其供電缺口必須分別由原訂去年及今年上線的大潭電廠8號機與9號機 補上。這兩部新機組的裝置容量合計達225萬瓩,除了因應核二機組 除役,另需擔負大潭7號機於去年底停轉待修後,所短少的60萬瓩容 量。 關鍵是,大潭8號機迄今仍未完工,台電自估的上線時間已修正為 今年夏天;9號機完工時間將推遲半年,預計今年底方能上線。在可 調度電力早已不足的情況下,兩部新機組商轉延遲,今年供電恐接二 連三出現不同程度的困境。 首先,出現第一道困境的時間點當然是3月中旬。核二機組停轉的 時間,氣候已開始回暖,用電量勢必隨之上升。在大潭8號機未上線 之前,全台可調度的發電機組裝置容量將較前一年短少160萬瓩。由 於供電量短少的情況集中在北部,若欲滿足區域需求,必須加強仰賴 「南電北送」。 問題是南北電力主要輸配幹線的最大使用容量,已瀕臨300萬瓩的 上限值,在不可能犧牲備用替代幹線以擴充輸電量的情況下,北部地 區用電若要獲得滿足,區域內的需量反應及汽電共生電力都必須擴增 ,但透過這兩項措施的可得電量有限,增加穩定供電的難度。 其次,進入盛夏後的用電量變化也須留意。除了無可避免的季節性 因素,俄烏戰爭衝擊降低及新冠疫情舒緩,均足以讓我國今年的經濟 狀況較去年為佳,並進一步推升全台用電量,台電更因此自估今年尖 峰用電量將較去年增加100萬瓩。此時,若新機組依然遲未上線,白 天受惠於太陽光電的大幅出力,供電或許不成問題;太陽下山後,第 二用電尖峰出現而光電卻快速歸零,總體發電量不足導致的備轉容量 過低,便可能直接衝擊供電穩定性。 夏天過後,即便大潭8號機已如預期商轉,供電緊繃夢魘恐仍揮之 不去。根據往年經驗,影響供電穩定性的因素在秋冬季節將不減反增 ,除了延續夏季難解的用電量上升與夜間用電尖峰,此階段另須面對 機組歲修與空污降載的挑戰。 公民營發電機組的歲修排程一向嚴謹,大致從夏季用電尖峰結束後 的9、10月開始,通常持續至次年3月。於此期間,維持足夠的備用容 量通常不是問題,但若天候異常、高溫不降,便可能出現備轉容量率 低於6%但的供電警戒危機,此一情況在前年10月上旬便曾連續兩天 出現。另一方面,近年因台灣本島在秋冬季節的空污問題嚴重,各燃 煤機組均被要求固定或即時降載運轉,等同限縮了台電可調度的備轉 容量。 台電原本冀望大潭9號機於今年6月商轉後,除了強化夏季供電能力 ,也可增加電力調度彈性。但現實是該機組必須延遲至年底才能上線 ,而氣候暖化難使秋季用電量出現明顯下降,歲修與降載恐使此季節 成為今年供電最嚴峻的時期。 今年的供電缺口太大,台電可用的調度籌碼相對不足,勢必讓隸屬 用電大戶的企業感到不安。雪上加霜的是,經濟部於上周釋出針對企 業大戶調漲電價的訊息,結果立即引來企業主公開嗆聲,「政府錯誤 能源政策導致的發電成本增加,不應由企業或全民承擔」。屆時再有 供電吃緊的危機浮現,教各大企業情何以堪。 早在去年,學者專家便不斷提醒政府,今年將是穩定供電挑戰最大 的一年,然而截至目前為止,並未看到主事的經濟部及台電有更積極 的作法與規畫。為能及時防止供電不足導致的跳電災難發生,政府應 立即以除役轉備用的方式讓各屆齡的發電機組停機待命,包括已於去 年底除役的大林電廠5號機以及即將除役的核二2號機,甚至應追溯涵 蓋尚處除役過渡階段的核二1號機。 非核家園並非牢不可破的一塊鐵板,2018年的「以核養綠」公投結 果已提供政府懸崖勒馬的最佳憑藉,面對不斷逼近的缺電危機,只要 肯動心轉念,就會有轉機。